原理:通过致密的纤维材料(如无纺布、玻璃纤维)形成网状结构,直接拦截空气中的颗粒物。
作用对象:灰尘、花粉、PM2.5、宠物皮屑等较大颗粒。
典型技术:
初效过滤器:拦截大颗粒(>5微米),延长后续滤网寿命。
HEPA过滤器:高效过滤0.3微米颗粒(如病毒、细菌),效率达99.97%以上。
原理:通过驻极体材料或电离技术使滤网带静电,利用静电力吸附带电颗粒。
优点:可捕捉更小颗粒(如烟雾、PM0.1),风阻较低。
缺点:静电可能随时间减弱,需定期维护;部分电离技术可能产生微量臭氧。
原理:活性炭的多孔结构通过物理吸附(范德华力)和化学吸附(反应)捕获气体污染物。
作用对象:甲醛、VOCs(挥发性有机物)、异味、烟雾等。
局限:易饱和,需定期更换;对某些化学气体(如一氧化碳)无效。
紫外线(UV)杀菌:UV-C紫外线破坏微生物DNA,灭活细菌、病毒。
光催化氧化(PCO):催化剂(如TiO₂)在紫外线下分解有机污染物为无害物质。
负离子发生器:释放负离子使颗粒物团聚沉降,但对气体污染物无效。
预过滤层:拦截毛发、大颗粒。
主过滤层(HEPA/静电):清除微米级颗粒。
气体过滤层(活性炭):吸附有害气体。
后处理层(UV/PCO):杀菌或分解残留污染物。
家用:去除过敏原、PM2.5、甲醛。
医疗/实验室:HEPA过滤病原体,维持无菌环境。
工业:处理粉尘、化学废气,或用于洁净车间(如半导体制造)。
更换周期:HEPA约6-12个月,活性炭3-6个月(视污染程度)。
清洗:部分初效滤网可水洗,但HEPA不可清洗。
臭氧风险:选择无臭氧生成的静电/电离技术。